〈CPBL〉那好捕輩出的年代

Tag: 微軟獨家特稿, CPBL
作者: 
瘦菊子
【TSNA專欄】

聽聞中華職棒缺好捕手,葉君璋在美國小聯盟任教,高志綱也33歲了,很難想像,以後國際大賽中華隊能給投手安定感的捕手在哪?從小聯盟回台的陳俊秀嗎?他真正蹲捕只三年,到小聯盟改以一壘和外野為主。捕手,成了棒界傷腦筋的位置。

回想台灣名捕,60年代省運時期台大出身的盧盛源頗有聞名,還有顏樹洋、李威躍、黃清松、何景山、葉南輝等,都一夫當關。但因業餘缺乏競爭,新陳代謝十分緩慢,到70年代晚期,少棒熱長大的球員開始湧入,棒球生態才有了些轉變。

1973年第一屆洲際盃在義大利,中華隊選了三個捕手:何景山、高克武、林釗會。老國手何景山32歲,還比現在高志綱小一歲。到70年代中期,中華隊捕手口袋人選人才濟濟,包括張安庚、李來發、林釗會、蕭文勝、黃宏茂在內。70年代尾,中華隊捕手不出黃宏茂、林釗會、李來發、黃光祥等。

到80年代,沒有人會煩惱選不到捕手!要不是李來發後來和高英傑一塊去日本南海隊,否則當家捕手一定少不了他。接著雄霸捕手大位的是涂忠男、曾智偵、江泰權,江泰權常去守外野,此後不得不變外野手,因為打擊太好。那時不少捕手打擊也很強,所以又兼外野,像合庫的李志俊和林仲秋。80年代初,還有位名捕,台電許榮貴也是攻守俱佳,1983年獲選洲際盃明星球員。

80年代中期,一些國手加入日本職棒和社會隊,加速國手的更新,但捕手語言限制較明顯,很需要和隊友、教練深入溝通,不容易到國外討生活,新生代要取代老國手更難!84年世界盃亞洲賽捕手都是涂忠男、江泰權、呂明賜。呂明賜88年去日本讀賣巨人後,還有一掛捕手可用,包括黃文明、李俊宏、洪一中、陳金茂、陳政賢、徐整當、張正憲、陳彥成。我如果當時是棒協理事長,為球員運動生涯的延續著想,真的,不職業化是不行的!

整個80年代,中華隊不論一隊或二隊(藍、白隊),捕手位置超難搶!涂忠男、曾智偵、江泰權幾乎連霸,洪一中、陳金茂到80年代末才有些機會掛正選國手,但也準備打職棒了。涂忠男、曾智偵、洪一中、陳金茂就是中華職棒開國四大捕!中華隊捕手才輪到陳政賢、白昆弘、張正憲。

捕手養成本來就相當不易,大聯盟也一樣,白人捕手大減,中南美進口的漸增且好用。台灣後來受放水案衝擊,人才層簡直削掉一整代,2001、02年中華隊找洪一中重作馮婦,有傳承的味道,也是不得已。後來葉君璋和高志綱的時代,其實年紀也都不小了。石金受和陳峰民只能說遺憾!林琨笙和陳智弘總覺得還不到位,葉君璋至少在職棒熬了五年才出頭,培養人才是要等待的。

棒界存在著兩個盲點待克服。投手太成了亮點,但沒好捕手球隊就一定強不起來。其二是,投捕教練或捕手專職教練的重要性,其實不亞於總教練,但管理階層這部分的重視度欠缺。其嚴重性不只影響未來國家隊戰績,職棒比賽品質也跟著下滑,那談什麼職棒產業的升級呢!再回想那捕手盛產的80年代,就讓人感到幸福而為新世代憂心!



本網站版權屬於 野球人出版有限公司 所有,未經本站同意,請勿擅用文字及圖案。Top Sporting News Agency, TSN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