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部手札 2015/12/7

Tag: TSNA專欄, 週報
作者: 
編輯部
【TSNA專欄】

‧從谷阿莫看媒體選擇

主編 廖婉茜

最近和朋友吃飯,有些朋友也進了網路產業,談起點閱率和群眾的喜好,大家都多話起來。寫得認真、不偏頗的文章絕不是票房保證,反倒是劍走偏鋒、評價兩極的主觀文章賺得鍋滿盆盈。席間也提到了谷阿莫。

為什麼谷阿莫可以讓不看電影的人也聽過他的名字?為什麼其他專業影評人得不到這麼大量的關注?他的觀點特別專業,還是比別人全面?不,他只是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就連他在自己的Youtube頻道,也直言「來這邊只是聽我說一個我喜歡的故事,我不評論原始故事背後的含意或導演拍攝的用意,因為那些東西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有空還是要自己去看原創故事喔,謝謝」。不知道他在爆紅前是不是也這樣自述。

網路上寫自己觀點的文章多不勝數,真正引起關注的,我想還是爭議性吧。這讓我想到體育界的一個人。兩件事有一點相似又在本質上不太相同。

許多在大聯盟認真打拚、沒什麼醜聞的臺灣球員,即使有再好的表現、再多的獎項及讚譽,在臺灣受到的關注其實仍不如曹錦輝。因為投得再好、打得再嗆,只要標題帶出「○○○優質先發」、「○○○奪勝」,大家就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嘴巴上說一句「哇○○○又贏了欸」,這件事就過去了。但如果是曹錦輝,他投得好、投得差,說了什麼話,大家的反應肯定不一樣,或讚揚或謾罵,最終仍會將數字反應在點閱率上。

但是大家應該都知道一件事:目前大多數媒體的飯碗與點閱率息息相關。群眾選擇了媒體報導的方向。媒體到底應該報導什麼?匡正社會風氣的新聞,還是觀眾「想要」閱聽的新聞?

也許我們可以選擇在○○○相關新聞上包裝一下,我們不寫「○○○奪勝」了,標題改成:「驚呆2300萬人!○○○投球時竟然…」(這只是個假想,若真的改了這樣的標,編輯是會被同事浸豬籠的),就會有更多的人點擊。網友會因此被騙幾次後就不再看這類型新聞嗎?不,很遺憾的是,會點擊這種標題的網友仍然佔大多數。

回來看谷阿莫吧!網路上的影評、心得,難道每一篇都專業得很,能夠和導演從一樣的角度切入解析,都鼓勵大家去看這部電影嗎?我想不是的。搜尋一下任一部電影,必定都有好雷、負雷,有的心得將劇情都說完了,有的心得則要大家千萬別浪費錢還是去看別部吧。同樣的內容由沒有知名度的市井小民說出來,雖然也會有人反駁,但聲音不會像反谷阿莫那麼大;因為那些好評負評並不會對於大多數民眾造成影響,但谷阿莫會。

谷阿莫的錯在於他紅了,對大部分民眾來說,他背負了大眾對媒體及公眾人物的期許,他應該要有包袱,不應該再得罪任何人,也不應該製作這些主觀的影片。但是他會紅,也是因為群眾。大家希望可以聽到不同的聲音,但是當這些聲音獲得了超乎想像的關注,又驚覺事態嚴重。

谷阿莫究竟算不算公眾人物,是不是該背負社會責任,還待檢視與討論;但媒體肯定是要負起社會責任的。媒體須要被監督、被檢視、被比較,更要讓群眾意識到他們的收視點閱選擇會影響到媒體生態,進而影響到更多的閱聽人。

媒體從來無法達到完全客觀,狹義上的客觀意味著你不能選擇報導對象及報導內容,全大聯盟總共多少球員?有多少人曾經出現在報導上,有多少人沒有?我們最終選擇了某些人作為報導對象,在有限的報導數量、篇幅裡選擇內容,這樣怎麼能稱得上客觀?

當然我們可以做平衡報導,我們選擇正向人物作為報導對象,對於負面新聞我們找更多不同角度的資料取材,但我認為這不是客觀,這是我們在工作上選擇的立場。我們選擇了不報一些沒什麼內容的炒作和八卦,報一些我們認為是體育新聞主流、專注比賽內容的新聞,盡力提供中立報導。

每個媒體有不同的立場,每位記者編譯編輯也都有不同的立場。我不認為其他媒體完全是錯誤的,他們提供了群眾消費者所想看的東西,群眾給了他們想要的回饋,也許與他們成立的目的並無相悖,只是他們的立場可能與讀者預期的不同。事實上網路就是一種媒體,你可以搜尋到某一事件真實影音,可以搜到當事人的發言或是各種數據資料,可以搜尋到四面八方不同聲音的評論見解;不同立場的媒體其實是讓讀者有更多選擇的機會,只是多數人在選擇前並不知道自己做出了選擇。

真正不可取的是盲從的群眾,以及對此有利用心態的媒體。會在看電影前上網搜尋評價的人多半不會只看單一文章,而是會廣羅諸評,綜合結論做出判斷;但同樣的模式卻很少出現在媒體閱聽人身上,許多讀者會以單一媒體的新聞就做出判斷評價,這顯然不是一件好事,而部分媒體也利用了這一點,從中牟利。報導內容是可以選擇的,報一些無聊瑣事八卦消息僅僅是媒體自身立場問題,但是帶風向、造神顯然違背了閱聽人的信任。

媒體可以有立場,群眾可以選擇,但所有人都必須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本網站版權屬於 野球人出版有限公司 所有,未經本站同意,請勿擅用文字及圖案。Top Sporting News Agency, TSN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