篩選

百年魔咒話小熊──戰爭篇

作者: ‧ 2016年10月30日 15:50
芝加哥小熊。(達志影像資料照)
芝加哥小熊。(達志影像資料照)
文/王雲慶

一百多年歷史的美國職棒大聯盟當然有很多故事,此時此刻在世界大賽即將回到芝加哥開打之際,最熱門應該的就是小熊隊那個108年未能封王的故事,還有那個讓小熊隊從1945年以來一直翻不了身的「山羊魔咒」的故事。在聊到108年以前,我們先來看看近一點、那個「小熊隊上一次打世界大賽」的1945年,有些什麼故事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戰爭篇

1945年是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那一年,我知道現在大家應該都對戰爭沒有什麼印象。雖然美國介入二次大戰的時間比較晚,但是職棒的世界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選手被徵召去當兵、明星賽的舉辦、世界大賽的相關規定等等,都因為戰爭有了些許不同的面貌。

1942年的明星賽,原本預定要在布魯克林道奇隊的主場Ebbets Field舉行,而在戰時舉行的這種大比賽還負有為軍方募款的功能,所以聯盟就決定把比賽從只有32,000席的Ebbets Field改到同樣在紐約,但是擁有56,000席的紐約巨人隊主場Polo Ground舉行。道奇隊的球迷當然很不爽,不過老天也沒有如聯盟的願,明星賽當天因為下雨,只來了33,694名觀眾,也絕對是Ebbets Field塞得下的人數。

在打完這場明星賽之後,聯盟舉辦了很特別的第二場明星賽;由正規的明星賽勝隊(美國聯盟)對上由在軍中服役的大聯盟球星所組成的隊伍,這場對決被稱為是A.L. All-Star vs. Service All-Star. 這場比賽由克里夫蘭印地安人隊的球星Bob Feller率領「服役明星隊」在克里夫蘭的Municipal Stadium舉行,能夠容納78,000人的球場(當時大聯盟容量最大的球場)來了超過62,000名觀眾欣賞這場比賽。這場比賽最後由美聯明星隊獲勝,並且募到了30萬美金的款項捐給了軍方。這場別開生面的第二場明星賽在1942年之後就停辦,一直到了1959年至1962年間才又恢復,在這段期間第二場明星賽的舉辦目的是為了要幫大聯盟的選手募得退休年金的款項。

1943年的明星賽在費城舉行,但是前一年被選入明星賽的50位選手裡已經有14位被徵召從軍;其中包括前一年以1.75拿下防禦率王的紅雀隊的22歲左投Howie Pollet。

1944年的明星賽在匹茲堡的Forbes Field舉行。這一年裡,在1942-1943年打過明星賽的選手已經有38位被徵召從軍。紅雀隊的投手Red Munger在明星賽之前累積了11勝3敗1.34防禦率的成績,然後在明星賽舉辦的「當天早上」被通知去軍隊報到,Munger也只好向明星賽說再見。那年的明星賽選手並沒有拿到現金的報酬,而改拿到一張50元面額的戰爭債券,多少也反映出當時美國國內的情況。

到了1945年,雖然在戰爭的影響下,職棒的觀眾人數反而達到了歷史的新高,但是那一年原本要在波士頓Fenway Park舉辦的明星賽卻遭到取消。當年3月11日,美聯總裁Will Harridge與國聯總裁Ford Frick在與國防部交通部長Monroe Johnson見面後,為了要配合國防部當年的戰時旅行限制(要求縮減四分之一的旅行支出),決定取消當年的明星賽。職棒聯盟之所以這麼果決的拿明星賽開刀,最主要是因為取消明星賽這項移動程度相當大的活動對於達到縮減支出有非常直接的影響,另外則是因為波士頓的地理位置(比紐約還要更東北,離哪裡都遠)導致絕大部分的選手、教練與工作人員一定要使用長途的鐵路或公路的運輸方式才能抵達,所以就取消了當年的明星賽。波士頓則是在1946年舉辦了戰後第一次的明星賽。

而談到世界大賽的部分,由於戰爭時期許多非常成功的募款多是由舉辦賽事而來,職棒聯盟一度想要把世界大賽搞成幾個重點市場(觀眾容量大的球場)的巡迴賽,不過(還好)最後並沒有成行。1942年的世界大賽並沒有受到國防部限制旅行的要求,仍是以2-3-2作為主場模式,當年的比賽由紅雀隊對上洋基隊,先在聖路易打兩場、再到紐約打三場之後,就由紅雀隊以4勝1敗封王。這一年的世界大賽的比賽實況在當時有透過短波廣播傳送到歐洲,讓在歐洲戰場上的美軍一解思鄉之愁;這一年的世界大賽也募得了36萬美金勞軍之用。

但是到了1943年,世界大賽的主場模式由於受到國防部的戰時旅行限制,從原本的2-3-2改成3-4(減少了一次的大規模移動),前一年世界大賽的對決再度上演,不過這一次換洋基隊以4勝1敗封王。在兩隊一起從紐淤移動到聖路易時,聯盟特別安排兩支隊伍搭同一班火車移動,並且把兩支隊伍分別安排在19節列車的兩端車廂。

雖然1943年的世界大賽有受到國防部的戰時旅行限制,但是1944年的世界大賽卻不需要擔心這個問題。因為這一年的世界大賽是由「聖路易」紅雀隊與「聖路易」布朗隊(今天金鶯隊的前身;1901年叫密爾瓦基釀酒人隊、1902至1953是聖路易布朗隊、1954之後才是巴爾的摩金鶯隊)對決。這一屆的世界大賽有個暱稱叫做「Streetcar Series街車大賽」,就有點像洋基對決大都會一樣的地鐵大戰的感覺。

這在當時是大聯盟史上第三個「同城」的世界大賽,在聖路易之前有芝加哥(1906白襪4-2對小熊)與紐約(1921巨人5-3對洋基、1922巨人4-0-1對洋基、1923洋基4-2對巨人、1936洋基4-2巨人、1937洋基4-1巨人、1941洋基4-1道奇);這同時也是大聯盟史上第二個球場在世界大賽中舉辦所有比賽的場地。1921與1922年的洋基與巨人之戰都在Polo Ground舉辦,而這一年世界大賽所有的比賽都是在Sportsman’s Park舉行。這樣的世界大賽當然讓聖路易市的氣氛格外熱烈,但是卻苦了兩隊安排住宿的工作人員。由於兩隊各屬不同聯盟,因此在安排球季期間賽程時會相互避開,因此在例行賽裡永遠都只有一支球隊在聖路易市;世界大賽讓兩支球隊同時都回到各自卻又相同的主場,也忙壞了各自的配合廠商。

1945年的世界大賽則是再度受到國防部的戰時旅行限制,所以前三戰在底特律舉行、後四場在芝加哥開打。小熊隊在第一場比賽前來到底特律時,同同樣遇上了戰時旅館短缺的問題,一度要安排球隊住在停泊在河邊的汽船,當然球員不肯就範,最後耗費心力終於安排到旅館入住。

在戰爭期間,雖然很多大聯盟的選手被徵召從軍,但是絕大部分都被安排在離前線非常遙遠的軍營裡;有的選手甚至就在軍營裡的棒球隊繼續打球;根據一些描述戰時棒球的著作指出,這些軍營裡的球隊簡直比當時在球季裡比賽的球隊要強得許多。「國防部最不想要的就是一條又一條職棒明星為國捐軀的新聞,因為那肯定會上頭版。因此很多將軍們就把徵召來的明星選手納入基地的棒球隊裡,讓他們繼續打球。」例如老虎隊的投手Virgil Trucks在「從軍」將近兩年之後回到球隊陣中,剛好是世界大賽要開打之際,Trucks在1945年的世界大賽先發兩場投了13.1局,完投一場、拿下一勝,防禦率在3.38,表現很不錯。

當然,這麼多棒球選手被徵召從軍,雖然他們也被國防部小心地呵護著,但是在二戰期間也有兩位職棒選手為國捐軀。費城運動家隊的捕手Harry O’Neill生涯只在大聯盟出賽過一場比賽,但是他在硫磺島戰役中陣亡,享年只有27歲。另外一位華盛頓參議員隊的外野手Elmer Gedeon在大聯盟也只有五場的出賽紀錄,但是在法國的戰役中陣亡,他在生日那天被擊落,幾天後陣亡,也只有27歲而已。另外一位在二戰中受傷的華盛頓參議員隊的投手Bert Shepard的事蹟則非常傳奇而感人:Shepard在還沒有上大聯盟就被徵召入伍,他在1944的戰役中在德國被擊落並被俘虜,他受傷的膝蓋以下全部截肢,但後來獲就返回美國。在1945年他戴著義肢年上場,以中繼的身分為參議員隊投了5.1局,面對20位打者被打三支安打掉了一分,投出兩次三振與一次保送,留下生涯防禦率1.69的紀錄。Shepard後來巡迴美國各地,以參與表演賽的方式激勵人心,也是一段相當正面的故事。

美國職棒的明星球員因為參戰而受到最大影響的莫過於是紐約巨人隊的名人堂球星Christy Mathewson了,他在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氣體中毒,最後還得到肺結核,在1925年去世。不過他在大聯盟留下的373勝188敗2.13防禦率的紀錄仍然是大聯盟史上最了不起的球員之一。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分享和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焦點文章 Focus Article 看更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