篩選

收編小聯盟 大聯盟要一統江湖

作者:賴意文 ‧ 2021年02月19日 19:30
小聯盟棒球比賽。(達志影像資料照)
小聯盟棒球比賽。(達志影像資料照)

美國職棒大聯盟在2月13日宣布,他們邀請的120支球隊都同意加入重新編成的小聯盟組織,為這個堪稱小聯盟逾百年來最重大變革,但也充滿爭議的重組案暫時劃下句點。

在此之前的美國棒球史上,大小聯盟一直都是分治的,不像我們熟悉的亞洲職棒二軍是由一軍球隊完全控制,為了讓讀者更清楚,以下是小聯盟歷史與大小聯盟關係的簡介。

1876年國家聯盟的成立,讓美國職棒開始看到大小聯盟的差距,雖然當時還沒有這樣的稱呼,但有限定會員資格,排除財力、競爭力較弱球隊加盟的國家聯盟(National League)被認為有較高的水準。當時各聯盟之間互相承認合約的協議中,國家聯盟與美國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保留球員合約有較高金額的限制,也被視為是各聯盟差異的證明。

1900年美國聯盟(American League)成立,挑戰國家聯盟的霸主地位,這2大聯盟對抗的形式也造就了其他聯盟合作的契機。為了在國聯與美聯的戰爭中生存,其他許多聯盟在1901年9月合組全國職業棒球聯盟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rofessional Baseball Leagues),這個協會就是延續至今的小聯盟(Minor League Baseball)。

1903年國聯與美聯的互鬥告一段落,雙方簽下全國棒球協議,小聯盟也參與了協商,確保他們的球員被簽走時能獲得補償。當時也確立了小聯盟球員進入大聯盟的選秀程序,也就是現行規則五選秀的原型,所以許多媒體介紹規則五選秀時說是為了避免球員被埋沒而創造的制度其實是錯誤的,原本只是大聯盟向小聯盟球隊買球員的制度。

到了1920年代發生了改變小聯盟生態的大事,棒球史上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Branch Rickey在擔任聖路易紅雀總教練兼總經理期間,說服球隊自己經營小聯盟球隊。當時大聯盟的新血多來自購買小聯盟球員,各隊為了爭取球員必須互相競爭。但如果自己經營小聯盟球隊,就可以確保取得自己想要的球員,壓低取得球員的成本,大聯盟球員也會感受到有大量球員等著取代他們的壓力。這就是我們現在熟知的農場系統的起源,在最多控制達40支農場球隊的紅雀靠著這個制度取得成功後,其他球隊也紛紛效法。

20年代到40年代小聯盟蓬勃發展,根據官方數字,他們在1949年達到合計59個聯盟共448支球隊,是小聯盟的黃金年代。不過50年代小聯盟開始衰退,到了1964年只剩下20個聯盟合計132支球隊。一般認為電視普及是造成小聯盟衰退的因素,1955年美國約半數家庭有電視機,到了1960年已經到了10戶中有將近9戶有電視機,電視成為最方便的娛樂,衝擊小聯盟觀眾人數。

而這個時候「拯救」小聯盟的就是大聯盟,1962年起雙方開始新的合作模式,大聯盟球隊與小聯盟球隊簽署球員培養合約(player development contract),由大聯盟球隊提供球員、教練給小聯盟球隊,支付這些球員、教練的薪水,小聯盟球隊只負責商業部份的經營,這套體系延續至今。一般認為大聯盟此舉讓小聯盟得以繼續存在,但小聯盟球隊也因此更依賴大聯盟。

而在現行協議於2020年到期之前,2019年底大聯盟拋出重整小聯盟體系的提案,將小聯盟球隊從160隊減少到120隊,砍除不在大聯盟30隊春訓基地的短球季聯盟(新人聯盟與短期1A),只留下春訓基地球隊以及低階1A、高階1A、2A、3A等4個層級的聯盟,並且按地理位置重新分級、編成各級聯盟與球隊。

最後在今年2月13日大聯盟終於宣布,預定的120支球隊都接受他們的「邀請」,大聯盟發給這120球隊新的為期10年的球員培養特許證(player development license),參加這個新的小聯盟體系,同時宣布前述4層級的聯盟分組。

實際上的意義,就是無論小聯盟是否依賴大聯盟,過去百餘年都還是大小聯盟分治,但從今起大聯盟實質上控制小聯盟的運作,小聯盟的樣貌也就此永遠改變。

而大聯盟要控制的不只是小聯盟,而是整個美國棒球。例如去年9月時他們宣布原為新人層級聯盟的阿帕拉契聯盟轉型為讓頂尖大一、大二學生參加的夏季木棒聯盟,又在11月宣布6支沒有邀請進入小聯盟的球隊組成大聯盟選秀聯盟(MLB Draft League),邀請有資格在選秀中被選的新秀參加,這2項賽事都將成為最受矚目的業餘木棒賽事。

在職棒部分,據傳大聯盟正在與多個獨立聯盟洽談合作,包括去年9月正式宣布原本就有合作關係的獨立聯盟大西洋聯盟為第1個指定合作聯盟。而這些都是大聯盟統一美國棒球界的「One Baseball」計畫的一環。這個計畫早在現任大聯盟主席Rob Manfred於2015年上任時就已經公開宣告,只是當時外界沒有想到,這個One Baseball計畫包括收編小聯盟。

從目前Manfred的動作看起來,在這個計畫下,頂尖好手從高中畢業到升上大聯盟的這個旅程上,每個階段歷經的路程,背後都是大聯盟在主導。這樣的整合讓各隊更能長期掌控這些潛力好手的狀況,在握有更多控制權的同時也能省下一些支出。

反對小聯盟改組計畫的理由,大多著眼於40支球隊被踢出小聯盟將難以生存,這些球隊所在的市場會少了容易接觸的棒球賽事可以觀賞,這些球隊的員工生計也會受到影響。反駁的論點則認為部分球隊接受大聯盟安排轉型,大部分的市場實際上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而小聯盟縮編後,大聯盟球隊才有能力改善小聯盟球員薪資,這或許是大聯盟在2月13日當天也同時宣布小聯盟球員薪資調漲的原因。

無論如何,小聯盟的改組、被收編木已成舟,未來也難以逆轉,不太可能回到過去的情況。就讓我們來觀察大聯盟的這個One Baseball計畫,最後會有什麼成效,是否能讓大聯盟棒球進一步成長。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分享和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焦點文章 Focus Article 看更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