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鏡銘。(資料照。特約攝影侯禕縉攝)
中華職棒大聯盟規章近期再次成為新聞主角,對於自由球員簽約限制規定的解釋前後反覆,甚至出現允許球員撤回自由球員宣告的烏龍戲碼,究其根源,在於中職許多規則源自其他國家職棒聯盟規章,但是在參考這些規則的時候,沒有按照原規則精神,視中職的狀況做調整,當然就會出問題。
這次的爭議在於每支球隊可以簽幾名自由球員。根據目前中職的規章,行使自由球員權利之選手總數在8名(含)以下時,任何球團不得與超過2名自由球員締結合約。9到12名時3人、13名以上依前述比例增加。
由於統一7-ELEVEn獅今年有3名球員行使權利成為自由球員,按這條規則的字面意思,等於他們最多只能簽回2人,而在中職自由球員市場一向不熱絡的情況下,這代表可能會出現其中1名球員無法轉戰其他球隊,但是統一也無法簽回去的情況。
結果中職先宣布,這條規則解釋為原球隊簽回自己的球員時不受限制,引發軒然大波。首先他們今年已經因為本壘衝撞規則以沒有載明於規則內的條文來解釋而引發諸多不滿,這次又出現跟條文語意不符的解釋,當然再度招致批評。
其次今年適逢新球隊味全龍第2度擴編選秀,每隊保護名單從前次的30人減少到18人,結果出現多達7名球員行使權利成為自由球員,只比自由球員制度實施至今前12年總人數少2人,4年來首度有球員行使權利的情況,引發這是技術性自由球員的批評。因為這些自由球員味全不能在擴編選秀中挑選,在現行自由球員補償制度下又難以簽約,反倒像是讓各隊增加可以保護的人數。
幾天後,被砲轟數日的中職逆轉先前的解釋,改口稱不管本隊有多少球員宣告自由,所有球隊都只能簽2名自由球員,甚至還破例讓球員反悔,撤回自由球員申請。雖然這樣的解釋符合條文字面上的意思,但朝令夕改,迅速而持續的滾動性修正,同樣引發批評。
其實自由球員簽約限制不是中職的發明,美國職棒大聯盟於1976年首次實施自由球員制度時,就已經有每隊最多只能簽2名自由球員的限制。當年的制度是特殊的自由球員選秀(Re-Entry Draft),這個選秀制度的結果是每隊最多只能簽2名自由球員,而每名球員最多只能與全聯盟半數(1976年12隊、1977年大聯盟擴編至26隊後13隊)球隊交涉。
自由球員選秀制度很快就被廢除,球員能交涉的球隊不再受限制,但直到每隊最多簽2人的限制隨後雖然也有修改,但一直實施到2011到12年球季之間的自由球員市場才完全廢止。
會限制每隊能簽多少自由球員,主要是在競爭平衡的角度,避免球隊之間的差距因為自由球員增減而大幅擴大。以此制度實施的最後版本為例,自由球員按照官方數據公司設計的公式計算,成績在同類別首位球員中前20%的球員為A類,再下面20%為B類。這些分類同時用於自由球員補償與最多簽約人數限制。
當年A類球員在14人以下時,30支球隊每隊最多只能簽1人,有15到38人時,每隊最多可簽2人,有39到62人時,每隊最多可簽3人。B類亦同,而不屬A、B類的球員則不受限制。此外,失去的A、B類自由球員數量超過上述限制的球隊,可以簽回同數量的A、B類自由球員。
與中職現行規則的2大差別在於,一、只有成績優於平均水準的自由球員受到限制,其他不在此限。二、原球隊損失人數不會超過可簽約人數。這2點都符合這套規則限制的精神,避免有球隊一口氣簽太多人過於壯大,也不會有球隊損失太多球員受到規則限制簽不回來的情況。
日本職棒在1993年開始實行FA制度,同樣有每隊可簽約人數限制,不同的只在於分類是以球員年薪做分類。根據日職現行規定,需要補償的FA人數在20人以下時,每隊最多可以簽2名原屬其他球隊的球員,21人到30人時每隊最多可簽3人,31人到40人時4人,41人以上5人。
先不談大聯盟現在已經完全沒有人數限制,以大聯盟舊制度、日職制度與中職來做比較,最明顯的當然就是大聯盟、日職沒有限制球隊損失自由球員人數過多時彌補的能力,大聯盟可以簽回同樣數量的球員,日本職棒更不限制簽回原本的球員。但中職不管出於什麼原因,就是出現了球隊自由球員過多就一定會造成戰力損失的制度。
不僅如此,大聯盟與日本職棒都只針對部分球員做限制。大聯盟只限制成績在各自類別守備位置名列前40%球員的簽約人數,日本職棒則只限制在原球隊薪資前10名的球員簽約人數。但中職卻是全部自由球員。實際上受到限制的自由球員人數,中職是最多的,而且中職也是唯一限制人數達到平均每隊2人,才會提升上限的制度,都說明了中職自由球員簽約受到最多的限制。
當然中職自由球員的問題,簽約人數限制已經是最不重要的因素了。只是這次案例再次突顯出中職規章不完善,今天的這幾次事件,也都看到聯盟官方對於規章、規則的條文、精神似乎都不是非常熟悉,屢次爭議做出錯誤解釋,甚至隨意一改再改的問題。這次FA限制簽約人數規定甚至在不到1週內就180度髮夾彎,有完全相反的2種不同解釋出爐,要如何讓人信服這個聯盟呢?